西海岸传媒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青岛西海岸新区打造大货车司机友好型园区 凝聚“车轮上的发展合力”

2025-05-30 10: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青岛西海岸新区坐拥前湾港、董家口港两个亿吨大港,日均活跃集卡车7万辆次,物流企业超2900家。聚焦2.7万大货车司机生产生活难题和权益保障问题,新区坚持“一盘棋”管理、“一站式”服务、“一体化”治理,在黄岛街道试点打造大货车司机友好型园区,系统破解大货车司机群体的“急难愁盼”,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强服务、以服务聚人心、以人心促治理”的新路径,助力实现港口集疏运能力、区域环境以及城市品质的整体跃升。

一、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协同,搭建“一盘棋”管理架构

党组织是凝聚各方力量的“主心骨”。新区将党建贯穿园区建设全链条,通过织密组织网络、整合资源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服务效能。

一是国企民企联建,筑牢服务“红色阵地”。统筹考虑闲置土地盘活和破解大货车停车难题,由开投集团作为国资运营主体,引入民营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盘活改造270余亩闲置土地,将“工业遗存”的城市老旧厂区转型升级,高标准建设集停车及各类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卡中心。借鉴工业社区思维,在集卡中心建设“车先锋”党群服务中心,集成司机之家、新时代区域共享职工之家、“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等功能,成为全省范围内面向大货车司机群体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服务园区。

二是党群组织共建,延伸服务“红色触角”。突出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深化“车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同步成立集卡中心“红帆支部”、工会联合会、青工委、“卡嫂”妇委会,将分散的场地、服务、管理等各类要素功能集中调配,实现党群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组织开展“主题党日”“云端课堂”“卡嫂共富”等活动,园区运营一个月参与司机及家属即达1500人次,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向货车司机群体延伸。

三是政企社联动,畅通服务“红色枢纽”。为有效整合园区内外、行业上下游等各方力量资源,由区“两新”工委指导,黄岛街道党工委牵头,会同属地社区、园区运营及入驻企业、港口、区相关职能部门、物流场站等党组织成立园区‌综合党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跨领域、跨层级的党建联合体,推动园区党建与园区发展、管理服务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实施。组建专职服务团队,从黄岛街道、属地社区、开投集团抽调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和企业职工骨干常驻园区办公,搭建“司机议事会”,设立“司机意见箱”,形成“综合党委统筹决策-专职团队精准执行-司机企业反馈评价”的闭环管理链条。

二、坚持系统集成、优惠优质,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

以服务为“粘合剂”,将党的关怀渗透到货车司机生产生活各环节,打造“需求精准捕捉、服务分层供给、质量全程管控”的一站式服务体系,以解忧纾难暖人心,以服务认同聚共识。

一是“整合+集成”配置,服务供给更齐全。坚持以生产带生活,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聚焦大货车司机群体诉求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的事项,从“党务、政务、法务、警务、家务”五务入手,建立服务供给清单,提供24类、75项全方位服务,解决货车司机的“心头之忧”。系统梳理货运行业上下游产业,将原本分散于园区周边的50余家商户归置于园,针对缺失环节定向招引40余家相关企业入驻,提供停车、年审、维修、充电、交易、金融等全链条服务,实现“车进站、人入区、事办结”,各类生产服务环节用时平均缩短30%。

二是“市场+公益”运作,服务供给更优惠。对服务事项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市场竞争性、园区经营性、普惠公益性”推行不同收费让利模式,让园区运营有保障、可持续,司机群体愿意来、得实惠。对于车辆维修、交易等市场竞争性服务,运营公司以低价租金与商户协商,给予司机折扣优惠;对于停车、就餐等园区经营性服务,运营公司以保本微利模式,推出优惠套餐,给予司机低价超值服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链接社会组织组建服务联盟,提供义诊、义剪、纠纷调解、技能培训等14大类、60余项普惠公益性服务,年可惠及司机8万余人次。

    三是“标准+规范”引领,服务供给更优质。制定《大货车司机友好型园区服务规范》,从设施建设、服务内容、服务行为、管理机制等10个维度建立具体标准。成立全区首个“大货车维修行业联盟”,明确规范大货车行业维修标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吸纳60余家维修企业加入,签订《大货车维修服务公约》,督促园区维修行业良性发展。每年开展服务质量评估工作,设置“司机满意度”“问题解决率”“服务创新度”等20项核心指标,测评结果与入驻商户租金优惠挂钩,切实确保为大货车司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坚持数据赋能、综合施策,拓展“一体化”治理场景

坚持以数字化提升大货车司机服务的数智化,将流动的“车轮”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齿轮”,一体化推动实现“行业发展有速度、城市管理有精度、社会治理有温度”的治理效能跃升。

一是以服务助行业发展,破解“信息分散”问题。针对经济下行形势下货车配货难题,整合货运物流企业信息资源,在“西海岸车先锋”小程序专设“车找货”“货找车”功能版块,引入“箱快运”智能调度系统,帮助货车司机和货运公司实现线上对接,促成货物货车匹配1万余次,相比商业平台,信息费降低60%,空驶率下降15%,车货匹配率提升40%。打通港口、物流企业、交通部门等12家单位数据壁垒,在党群服务中心布设政务一体机,实现交通政务帮办、证照办理、企业开办等78类政务事项“一机通办”,237项业务“视频联办”。

二是以服务助城市管理,破解“货车围城”问题。优化集卡中心高效周转场景,直链青岛港“陆海通”预约系统,开发“空车位先知系统”,同时满足1200辆大货车停泊需求,减少货车等待时间、有效提升物流效率,变“货车围城、一泊难求”为“潮汐进出、有位有序”,有效减轻前湾港周边30余公里交通疏导压力,形成了园区服务片区、片区辐射城区的良好格局;将园区道路全部硬化,拓展自助洗车服务,推动大货车“净车上路”,成为城市文明的“移动名片”,城市管理实现“三降一升”,即大货车违停量下降70%以上,扬尘污染指数下降35%,周边群众投诉量下降60%,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30%。

三是以服务助社会治理,破解“融入感弱”问题。优化充实黄岛街道仓储物流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力量,发挥司法系统退休职工李宝君同志常年从事交通及货运事务调解、经验丰富的优势,联合交警部门、法律机构等多方资源,在园区设立“李宝君”工作室,成立一个月以来已解决通行受阻等各类诉求30余件,调解各类纠纷1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让司机安心、保社会稳定。通过积分激励、自治参与等机制,激活司机群体“主人翁”意识,组建“车先锋志愿服务队”,35名司机志愿者主动参与园区安全巡查、秩序维护等;10人担任兼职网格员,上报道路破损、安全隐患等问题20余条,充分发挥“民情前哨”“移动探头”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动能。


打开“西海岸传媒”看评论

154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