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岛街道:四方联动共治共建——玫瑰山路社区开展小区治理“玫”好家园半月谈行动
为深化基层治理效能,破解社区管理“孤岛效应”,薛家岛街道玫瑰山路社区创新推出“‘玫’好家园半月谈”协商议事活动,由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组成联合小组,每半个月抽取一个小区开展沉浸式面对面交流。通过现场分享矛盾调解经验、设施维修实施方案、小区环境提升办法,构建“问题共查、方案共定、成效共评”的协同治理新格局。
现场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首站活动走进绿地望海领御小区,联合小组直奔夏季投诉集中的地下车库。小区业委会成员崔叔现场反馈:“地下车库常年阴冷潮湿,夏季车辆出库时,车身易凝结水珠影响驾驶视线,业主与物业此前陷入僵持。”物业负责人刘经理收到提议后,提出整改方案——由物业自费增设十台除湿机,24小时不间断运行,切实改善车库潮湿问题。“这种面对面调解,比单方面下达通知有效得多。”参与活动的其他小区业委会成员感慨。
实地交流:用“脚步量出”民生短板
活动小组推行“三查三看”工作法:查设施维修台账,核验工程进度是否匹配公示时间;查环境卫生死角,检查保洁频次是否达标;查服务响应记录,核查物业调解是否实现“半小时到场”。在绿地望海领御小区地下车库,小组成员发现随处可见的消毒喷雾,经询问得知,因部分业主遛狗时存在宠物随地大小便现象,物业及时配备消毒喷雾并明确粪便处理流程。各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该做法既暖心又贴心,值得借鉴。
共商共治:让“金点子”落地生根
每场活动均设置“玫事来坐坐”环节,四方人员围坐交流,分享物业服务改进与纠纷调解的“民间智慧”。绿地望海领御小区业委会代表业主提出多项建议,物业刘经理也分享了实用举措:针对日租房噪音扰民问题,门岗确认出租房入住后,物业第一时间上门督促签署《租住房不扰民承诺书》;面对物业费收缴难题,物业主动靠前服务,每月设立“业主服务日”,在第三个周末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提供清洗门垫、磨菜刀、修理小家电等便民服务,以服务提升改善物业形象。“居民需求就是治理的指南针。”玫瑰山路社区武楠书记介绍,活动已建立“建议-落实-反馈”闭环机制,初期成效显著,后续将在其他小区逐步推广。
长效赋能:构建治理“生态圈”
为杜绝活动流于形式,玫瑰山路社区建立“三个一”保障机制:通过一本台账系统记录每次活动发现的问题、制定的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依托一份简报提炼典型案例与创新做法,供各小区借鉴学习;结合一次考评将现场调研结果纳入物业年终评级与社区工作绩效考核。“四方联动并非简单的‘1+1+1+1’加和,而是通过机制创新实现治理效能大于4的效果。”薛家岛街道包联社区领导黄凯在交流会上强调。
从“各管一段”到“共抓全程”、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薛家岛街道玫瑰山路社区“‘玫’好家园半月谈”正打破治理壁垒,激活基层治理活力。社区测温民情、物业提速践诺、业委会润滑矛盾、物业办强化监督,“共建共治共享”的“玫”好家园图景徐徐展开——这也是薛家岛街道以机制创新激活基层治理活力、践行民生服务初心的生动实践。(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丁霞)
打开“西海岸传媒”看评论